近日,北京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,对市场上的鲜蘑菇调查实验发现,市场上93%的鲜蘑菇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。北京市工商局称该调查“不具科学性”。(据2010年11月30日《新京报》)
据报道,张皓是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“科学探究班”的学员。他听说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卖相好看、延长保质期,使用荧光增白剂来浸泡食用菌的行为,便从不同的零售和批发市场,选择了不同产地的十六种消费者常吃的食用菌样品,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微生物实验室,由校外专家、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高瑞芳博士指导,采用“暗室中紫外线条件照射球探体育比分:荧光”方法,进行了“鲜蘑菇是否被荧光增白剂污染”的实验。这说明,张皓小同学选择的实验对象和使用的方法没有问题。
就此,北京市工商局相关人士称张皓的实验及调查结果“不具科学性”,而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高瑞芳博士则表示,该调查可信度100%。高博士指出,荧光增白剂是一类精细化工产品,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。它被人体吸收后,会影响神经系统,大大削弱人体免疫力,加重肝脏负担,同时还可导致细胞畸变。过量接触,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。问题的关键恐怕就在这里,这也不难让人们理解北京市工商局称调查“不具科学性”的原因了。
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,任何一个虚妄的判断,其原因若不是人们的感情,就一定是人们的无知。而北京市工商局强调小学生张皓的调查“不具科学性”,不仅是对老百姓饮食安全缺乏安全高度负责的真情实感,还有对监管失职、执法不力的极力推卸与逃避,虚妄的判断是虚伪。
一个小学生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查出鲜蘑超9成被漂白,真正的动力还是来自其纯洁无瑕的良知,一颗璀灿的童心。毕竟,食品跟日常生活有关,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。保护百姓的菜盘子安全,人人有责。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尚能恪尽监管之责,真的很让相关管理部门脸红、蒙羞,看出自己的“小”来。
尽管《食品安全法》已经出台了,但如果人们就此认为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,这种想法未免太乐观了。其实,中国不是法治社会。制度靠不住,法律也不是万能的,毕竟制度和法律的后边站着的是人,如果这个人是好人,公众可以享福享乐,如果是个坏人,百姓只能受罪遭殃。在《食品安全法》之前不是没有法,《食品安全法》取代了食品卫生法。问题是相关监管部门执法不到位,在于相关管理人员不作为、懒作为或乱作为。就像张皓小学生的实验报告一出炉,北京市工商局立即声称“不具科学性”一样,因为张皓实验报告捅了他们的不作为的痛处,揭了他们懒作为的短,这是可以容忍的吗?
科学就是科学。小学生张皓通过科学实验得出的数据只是对“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卖相好看、延长保质期,使用荧光增白剂来浸泡食用菌的行为”做出了有力佐证,北京市工商管理部门应以此为鉴,勇于正视存在的问题,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办法,实施坚决有力的整改,净化食品市场。千万别为了顾自己的面子,丢了更多更大的脸面——百姓的饮食安全,那可不是好玩的哟。
徐云鹏(军 人)
证件号:沈字第0585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