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旧轨还乡》里读懂新一代的乡愁
2025-04-01 09:41:07? ?来源:重庆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“句句不提乡愁,句句都是乡愁!”近日,浙江杭州一名初三学生的作文火了。“火车一路向北,窗外景色从南方的温婉渐变为北方的辽阔。”15岁的张潇冉在落笔时也许想不到,自己笔端流淌的乡愁,会在互联网上激起如此强烈的共鸣。 这篇文章名为《旧轨还乡》,讲述了张潇冉搭乘火车返回故乡的所见所感。儿时,姥爷姥姥牵着她,“踏上一趟绿皮火车,自杭州启程,摇晃过二十五小时,直达内蒙古乌兰察布”。随着时光流逝,张潇冉回老家的次数渐渐减少,那趟直达的列车也悄然停运。去年,姥爷离世,“如今的归乡之路,已成了一场漫长而煎熬的跋涉”。 乡愁,是人类永恒的情感主题。《旧轨还乡》之所以打动人心,不仅在于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,更在于它传递出普遍的情感共鸣——无论身处何地,故乡总是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。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15岁的中学生用细腻的笔触勾起了无数人对故土、对往昔岁月的思念。这种情感共鸣,无关年龄,无关职业,它是人类共通的情感纽带,将不同的个体紧密相连。 铁轨会生锈,但乡愁永远新鲜,张潇冉的作文,让人们看到了新一代的乡愁。锈迹斑斑的铁轨在她笔下重生为文化符号,这个少女无意间完成了一次乡愁的代际接力,展示了青少年惊人的球探体育比分:力和表达力,也反映了年轻人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深刻思考。在一部分人眼中,青少年是无忧无虑、充满活力但缺乏深度的一群人。然而,《旧轨还乡》让我们看到,今天的青少年不仅能敏锐地感知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,还能用细腻的笔触将这些感受转化为动人的文字。 值得一提的是,《旧轨还乡》还引发了对当前语文教学中“模板化”写作方式的反思。张潇冉的语文老师王杨军认为,写作的第一位是记录。张潇冉的作文,正是这种理念的完美体现。她没有拘泥于固定的写作框架,而是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细腻球探体育比分:,写出了感人至深的文字,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造力,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启示。 在AI写作流行的当下,《旧轨还乡》的走红意义非凡。即使拥有“几秒出万字”的效率,但正因为缺乏人类的真情实感、生活体验,AI哪怕能写出形似《旧轨还乡》的作品,也难以从情感上击中人心。张潇冉的文字像一股清泉,滋润着许多干涸的心灵,让人们在忙碌之余,重新审视自己与故乡的关系,回忆起那些被遗忘的美好时光。这是文字的力量,也是真实的力量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